激扬奋进力量
创造新的伟业
3月5日上午9时
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
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
国务院总理李克强
作政府工作报告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了
能源安全、增储上产等
能源相关内容
记者梳理了其中的能源要点
一起来看
2022年
能源
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,载人航天、火星探测、资源勘探、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。
》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,稳出口难度增大,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,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,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,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。
》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“十四五”规划,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。建设重点水利工程、综合立体交通网、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,加快城市燃气管道、给排水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,完善防洪排涝设施,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。
》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,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。加大社区养老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,在规划、用地、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。
能源安全
》确保粮食能源安全。
》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,继续做好能源、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,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。
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。
》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,加快油气、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,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,保障初级产品供给。
绿色发展
》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。
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。
》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。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。
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;能耗强度目标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期内统筹考核,并留有适当弹性,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。
》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。
》推动能耗“双控”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转变。
能源革命
》推动能源革命,确保能源供应,立足资源禀赋,坚持先立后破、通盘谋划,推进能源低碳转型。
改革
》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。
2021年
能源
》推进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,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。
》推进能源、交通、电信等基础性行业改革,提高服务效率,降低收费水平。
》增加停车场、充电桩、换电站等设施,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。
》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,推进“两新一重”建设,实施一批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。
能源安全
》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,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,提高能源综合生产能力。
绿色发展
》污染防治力度加大,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,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
》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高标准、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。
》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,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%左右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。
》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,持续改善环境质量,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,巩固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成果,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。
》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,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,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%。
》扎实做好碳达峰、碳中和各项工作。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。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,大力发展新能源。
》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,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。
2020年
能源
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,载人航天、火星探测、资源勘探、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。
》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,稳出口难度增大,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,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,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,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。
》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“十四五”规划,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。建设重点水利工程、综合立体交通网、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,加快城市燃气管道、给排水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,完善防洪排涝设施,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。
》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,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。加大社区养老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,在规划、用地、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。
能源安全
》确保粮食能源安全。
》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,继续做好能源、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,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。
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。
》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,加快油气、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,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,保障初级产品供给。
绿色发展
》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。
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。
》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。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。
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;能耗强度目标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期内统筹考核,并留有适当弹性,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。
》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。
》推动能耗“双控”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转变。
能源革命
》推动能源革命,确保能源供应,立足资源禀赋,坚持先立后破、通盘谋划,推进能源低碳转型。
改革
》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。